
燈光,讓家更有溫度,淺談室內燈光對家庭氛圍的影響
「家的溫暖,不只來自擁抱,也來自燈光。」
一盞燈、一片光,就能讓空間有故事
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?同一個空間,在不同燈光下,氛圍完全不一樣。溫暖、冷靜、放鬆、專注……光線,像是無形的魔法師,默默左右著我們的情緒與生活節奏。這篇文章,從設計師的角度,帶你初步認識室內燈光的魔力。
以下分為六個小重點
-
為什麼燈光是家的靈魂
-
色溫怎麼影響情緒?不同色溫使用建議
-
不同燈具該放在哪裡最好?
-
單燈 vs. 多燈
-
該怎麼為每個空間搭配燈光?
-
小結語:點亮家的每一個角落
1. 為什麼燈光是家的靈魂?
在設計師眼中,燈光的設計,往往比家具、佈置更影響「家的感覺」,並不是家具跟布置不重要,而是打造氛圍感燈光的效率更高;燈光能放大空間感,也能縮小距離感;能讓人專注,也能讓人放鬆。一個沒燈光布置的家,即使裝潢再美,住起來也可能索然無味,氛圍感也蕩然無存。
2. 色溫怎麼影響情緒?不同色溫使用建議
色溫,是光的情緒密碼,選對色溫,空間感覺立刻升級!
-
2700K–3000K(暖白光)
情境:臥室、客廳、餐桌
感覺:溫暖、親密、放鬆 -
3500K–4000K(中性白光)
情境:廚房、浴室、工作區
感覺:自然、舒適又帶點清新感 -
5000K–6500K(冷白光)
情境:書房、辦公室、地下室
感覺:清晰、提神、效率提升
✅ 小提醒:晚上長時間暴露在冷白光下,容易影響睡眠,所以睡前空間還是用暖光比較好喔!
3. 不同燈具,該放在哪裡最好?
每種燈具,都是為了空間「說話」而存在:
-
吊燈:空間焦點,適合客廳、餐桌正上方,又或是床頭櫃上方,適當的放低吊燈,更可以起到放大空間的效果
-
檯燈/立燈:局部打光更適合專注,是你認真模式下的最佳拍檔,書桌、床邊、沙發旁都很適合。
-
壁燈:走廊、玄關必備,低調卻超重要。
-
軌道燈/射燈:用來強調畫作、展示你心愛的收藏,非它們莫屬,讓人視線聚焦在你想讓人看到的事物
-
地燈/氛圍燈:讓空間更有層次感的小心機!
4. 單燈 vs. 多燈:氛圍與功能全面大解析
如果你正在猶豫,要裝一盞吸頂燈或是傳統的吊燈,還是利用多盞燈如:射燈、吊燈、崁燈等等,這邊幫你一次整理清楚!
✨ 氛圍差異
-
單一光源:
空間感乾淨俐落,一盞大燈解決一切照明需求,但容易顯得單調、無層次,且容易有死角 -
多重光源:
層次分明,可依需求切換氣氛,讓空間更有情緒變化,局部地打亮空間,讓你需要燈的時候不怕沒有
✅好處 | ❌壞處 | |
一盞燈 |
|
|
多盞燈 |
|
|
5. 每個空間,該搭配怎樣的燈光?
想讓每個角落都剛剛好?以下搭配清單讓你輕鬆搞定!
-
客廳
主燈(3000K暖光)+立燈/壁燈(輔助中性光) +充電小檯燈
➔ 白天明亮開放,晚上柔和放鬆 -
臥室
天花吸頂燈(2700K暖光)+床頭檯燈/吊燈 +書桌檯燈
➔ 睡前閱讀或休息都不刺眼 -
餐廳
餐桌上方吊燈(2700K暖白光)
➔ 營造溫馨用餐氣氛,辛苦煮得料理,拍照也要好看 -
書房
主燈(4000K中性光)+桌上檯燈(5000K冷白光)
➔ 工作專注、閱讀清晰 -
浴室
主燈(4000K中性白光)+鏡前燈
➔ 照明自然無死角,打理自己更方便
小結語:家的光,需要用心去設計
無論是一盞溫暖的小燈,還是多盞交織出的光影層次,每一道光,都是家的情緒密碼。不要小看燈光的力量,設計得好,它會成為你每天回家的理由。
封面圖片來源於: https://www.pexels.com/